家庭伦理剧的时代镜像与艺术表达


来源: 粤港澳头条   时间:2025-06-28 17:24:18





家庭伦理剧的时代镜像与艺术表达 
罗宁
摘要:家庭伦理剧以家庭为核心叙事空间,聚焦家庭成员间的伦理关系与情感纠葛,具有鲜明的社会价值导向和较强的观照现实的思想力量。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,始终占据重要地位。通过展现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与伦理变迁,深刻反映了当代社会价值观。近年来,家庭伦理剧通过创新叙事手法和技术呈现,在“主旋律”创作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。
关键词:家庭伦理剧;社会价值观;艺术表达
引言:家庭伦理剧是电视剧的重要类型之一,生动刻画了亲情、爱情、婚姻等多维人际关系。我国家庭伦理剧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,21世纪进入创作繁荣期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,电视剧行业积极应对,通过内容创新、形式突破、技术升级等多元路径,不断突破自我、实现蜕变。
一、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融合转化
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、源远流长,其主要包括思想观念、社会习俗、文学艺术等方面。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脉,也是家庭伦理剧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演变。它既承载着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,又需要实现创造性转化。近年来,播出的家庭伦理剧中,不少作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相融合,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。例如《乔家的儿女》《生活万岁》等作品中,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与发扬。《乔家的儿女》通过乔家五兄妹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成长历程,展现出兄弟姐妹间相互扶持,即便生活充满艰辛,也始终坚守着家庭的温暖,体现了中国人重视亲情、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。《生活万岁》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,父亲老曾努力平衡四个性格迥异孩子的生活,一家人在磕绊中不离不弃,凸显出勤劳坚韧、乐观向上的精神[1]
二、家庭伦理与人生价值的深层交织
家庭伦理与人生价值紧密相连,在家庭伦理剧中有着深刻体现。剧中角色的行为和成长多以家族环境为背景,生动诠释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。历经漫长岁月,这些观念已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,其实质是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影响下的民族心理映射。在家庭伦理剧的创作过程中,有两个关键要点。其一,需借助艺术手段,对传统家庭伦理观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;其二,要重视对这些观念的价值引领。在塑造人物时,更应着重将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巧妙地融入其中。通过艺术加工,把最根本、最核心、最本质且最普遍的价值观念展现出来,再进行二次创作,深度挖掘并提取出更高层次的美学与精神价值,以此契合大众的审美,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,实现文化价值的有效传递,为传统家庭伦理剧注入新时代的生命力。
三、家庭符号的情感传承与时代嬗变
在当代社会,科技日新月异,思想与价值观不断更迭,“家”已从单纯的居住空间,转变为承载情感与文化的特殊符号。在家庭伦理剧中,“家”更是人们的精神寄托与情感归宿。《金婚》讲述了小学数学老师文丽与重型机械厂技术员佟志相识结婚后,在五十年婚姻生活里,历经生活琐碎、子女抚养、婆媳矛盾、事业起伏、情感诱惑等种种考验,一路磕磕绊绊却始终携手相伴,最终迎来金婚的故事 。《都挺好》通过苏家三兄妹与父亲苏大强之间的家庭纠葛,生动呈现了现代都市家庭中的代际冲突与价值重构。《人世间》中周家三代人跨越五十年的命运沉浮,从父母对子女的养育,到子女间的相互牵挂,展现出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在时代变迁中的传承与延续。家庭伦理剧通过对“家”中的亲情、友情、爱情等情感内涵的分析,对当代人们面对的种种挫折与难题进行了折射,呈现出新时代人们在情感、心理等方面的重大转变[2]
四、女性角色成长与时代价值的共振
家庭伦理剧不是女性成长的简单呈现,而是在女性成长历程与角色塑造层面展开深度挖掘。从《媳妇的美好时代》中毛豆豆巧妙调和家庭矛盾,到《小别离》里童文洁为孩子教育全力打拼,再到《小欢喜》中宋倩在亲子关系与自我价值间的探寻,女性在家庭伦理剧里的地位不断提高,她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日趋突出。以《小舍得》为例,对母亲角色的塑造细腻入微、真实自然。通过精准刻画母亲、妻子和女儿三重身份,清晰展现现代女性在社会与家庭中的独特地位。剧中母亲为子女教育焦虑、拼搏,促使观众对当下教育内卷、亲子关系等社会问题与冲突进行反思,让女性价值在时代语境下得以生动彰显。在时代浪潮里,家庭伦理剧就像一面镜子,映射出女性价值的变迁。从早期作为家庭调和剂,到家庭发展的核心动力,女性角色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见。拓宽了女性价值边界,激励无数女性找寻自我、绽放光彩 
五、爱情婚姻叙事中的现实多维镜像
在中国的传统家庭伦理剧里,“爱”始终是一个独特的现象,这种现象渗透到了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。《少年派》通过四个家庭的教育叙事,展现了现代婚姻关系的复杂性。林大为与王胜男从教育理念冲突到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,折射出当代夫妻在育儿压力下的情感调试。该剧的创新之处在于,将青春期子女的成长困惑与父母的婚姻状态有机结合,呈现了家庭教育中代际情感的互动影响。《正阳门下小女人》里的女主角徐慧真,是一位事业有成,精明能干,八面玲珑的成功女性。徐慧真也曾经历许多波折,但是她没有一蹶不振,把握住改革开放的新浪潮,引领家族企业创造辉煌。该剧将个人情感与时代发展巧妙交织,使爱情叙事获得了更深厚的历史质感。这些作品既保留了传统伦理剧的情感温度,又赋予了其更丰富的时代内涵,为观众提供了审视现代情感关系的多维视角[3]
六、家风家教的时代引领与影像表达
家庭伦理剧虽以家族关系为主轴,也会涉及多元社会关系,其中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。近年来,涌现出一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,关注新时代家风家规建设的剧作。如《对你的爱很美》构建了一个充满戏剧性又洋溢着温情的家庭故事。剧中,王大山并非女儿王小咪的亲生父亲,然而他们之间那份深厚的父女情,却远比血缘关系更为牢固。在日常故事里传递出亲情的温暖与包容,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。《六姊妹》聚焦六姐妹的成长轨迹,剧中,何父以正直善良、乐于助人的品质为子女树立榜样。面对生活困境,何家始终秉持着团结互助的家风。在家庭决策上,长辈们处事公正,营造出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。这些作品在形式上大胆创新:《对你的爱很美》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解构传统家庭观念;《六姊妹》则通过女性群像展现家风传承。它们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家风建设的生动图谱,回应了当代社会对家庭关系的新思考,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艺术化的表达路径。
总结:家庭伦理剧作为电视剧的一种重要类型,其创作既要真实呈现家庭生活的日常图景,更要深刻反映时代发展的社会内涵。近年来,家庭伦理剧在内容与形式上均实现显著突破。在表现方式上,更加注重运用多元艺术表现手法,以细腻情节和生动人物塑造增强剧集的感染力;在价值表达上,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家庭伦理,又融入了当代社会的价值理念。这些作品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和感人的家庭故事,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。
参考文献:
[1]乔蓉. 新世纪国产家庭伦理剧的现实镜像与受众心理研究[D]. 天津工业大学, 2023.
[2] 蒋磊. 从“后物质主义”到“伦理退化症”——新家庭伦理剧的情感叙事困境 [J]. 四川戏剧, 2020, (08): 30-35.
[3] 蒋磊. “后物质”世代的个体化困境——从家庭伦理剧看大众价值观的情感缺失 [J]. 探索与争鸣, 2020, (08): 113-120+159-160.
 
 

  版权及免责声明: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,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“粤港澳头条”,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。凡转载文章,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。


版权所有:粤港澳头条  技术支持:友点软件